厉广彬,男,汉族,现年37岁,2009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讲师、维修电工技师,现在沛县中等专业学校从事农业机械应用于维护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教学工作。近年来曾荣获“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徐州市和沛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沛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20年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017年和2021年两次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一等奖和二等奖,担任班主任期间,所管理班级荣获徐州市优秀班集体称号,2022年5月被共青团沛县团委授予“沛县青年榜样”称号。
一直以来,农机维修课程因为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高、教学工作辛苦、学习难度大而在职业教育中不受学生欢迎,农机课程教学一直没有起色。厉广彬进入学校后,被学校安排于农机维修教学岗位。农村长大的厉广彬,跟父母参与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从小就接触各种农业机械,熟悉农机的使用方法,深刻理解农业机械维修工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了解了农机教学工作的情况后,厉广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把农机维修教学工作。
农机维修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掌握电子、电工、机械、液压、控制、发动机等技术的理论,又要有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厉广彬大学专业是机电专业,虽然和农机维修工作相关,但是还是很大的区别。厉广彬深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为了深刻掌握相关理论,厉广彬刻苦学习农机维修理论知识,除了教学工作以外,每天都在啃书本,记录学习心得,不懂的问题虚心向杨福廷、汤景印等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几年来的学习过程中,书写了十余万字的学习笔记,厉广彬的理论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同事或学生有“疑难杂症”的理论问题,只要找厉广彬就一定能解决。
在提升自己专业理论的同时,厉广彬也在刻苦训练农机维修技能。厉广彬从维修拖拉机轮胎、收获机履带开始练起,练习熟练后,再扩展到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发动机系统,一步一步全面掌握了拖拉机、收获机、耕整地机等传统农机的维修技能。厉广彬没有知足,他深知,随着技术的发展没有止境,学习也没有止境。在市场上刚出现植保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机器时,厉广彬第一时间,学习这些新型设备的技术,新型设备的维修技能。由于新型设备维修缺少技术资料少和技术人员,厉广彬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往往会很多天,吃在车间,从早上六点一直工作到晚上两三点钟,还有时远到四百多公里去南京找专家求教。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厉广彬通过熟练的技术,将收获机的维护时间从六小时缩短到了三个小时,他的农机维修理论和技能水平目前在全省名列前茅,2020年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农机维修项目一等奖。
厉广彬深知作为一名职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教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厉广彬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经验应用于农机维修专业课程技能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升,于近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借助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提升明显,原来不受学生欢迎的农机维修课程现在成了学校的热门专业,农机维修车间每天都是满满的学生,厉广彬指导的学生获得了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机维修项目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以及多项市级奖项。徐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研室将该教学模式在徐州市多所职业院校进行推广和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相关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该教学模式也获得了2021年徐州市职业院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虽然,现在厉广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农机维修理论和技能水平,教学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时厉广彬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工匠”,就不能停止进步。